大正藏第 17 册 No. 0728 诸法集要经
诸法集要经卷第二
观无畏尊者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无常品第五之余
尔时诸天人 着乐生喜悦
过彼时分已 各怀于忧恼
如树当滋荣 密叶而弥布
过彼时分已 悉见其衰落
轮回如彼树 诸天则为叶
由着欲乐故 为无常散坏
又如雨际时 于空而遍洒
下已不复转 彼乐亦如是
如响腾于外 由风而发起
虚假本来无 彼乐亦如是
又如投火炬 则焚彼干薪
死火极炽然 烧诸着乐者
无量百千生 于轮回往返
为贪痴所迷 而不生出离
于多种欲乐 纵逸而受用
为诸苦所因 灭已自当受
谓彼生老死 及爱别离苦
如是于自他 各各无能免
见一天堕落 何不生惊怖
若无善方便 我亦当如彼
知已勤修作 常念于无常
是人命欲终 即无诸痛苦
彼亲眷朋属 相对怀悲感
当其大怖时 忧苦无能代
住寿者当殒 未堕者终没
是死力坚强 贵贱皆勾摄
若天善决了 则不生放逸
积集彼善根 而断于诸惑
聚者散之本 少即老归趣
命为死所侵 各依之而住
是无常劫火 能爇于须弥
况复诸天人 类芭蕉聚沫
当知有为法 自性非安住
若常若快乐 何有于少分
世间诸众生 皆知死非远
无方便免脱 不起对治道
谓自他形色 何能得久住
痴暗无觉知 快乐亦如此
一切诸有情 不修净善业
皆为生死轮 分裂而破坏
具百千种类 刹那皆丧灭
当知有生者 咸为死所伏
若人意思惟 常乐行放逸
匮乏无乐因 徒为焰摩摄
恃形色勇健 着乐即散失
大力焰摩罗 是人乐亲近
若近焰摩罗 为最极鄙劣
快乐与寿命 速疾皆消殄
若天着欲乐 长时废善因
盲瞑无觉知 彼为欲欺诳
无威德光明 根昧心散乱
从彼夜摩天 随业而堕落
快乐暂时住 衰老常切身
若生染着心 彼无目无智
于上妙快乐 受用无厌舍
不觉刹那间 死怖忽来至
愚夫无止足 不念于老死
于后命欲终 悔恼徒如是
又天中快乐 思惟即获得
当其堕灭时 彼乐何所往
快乐速迁谢 寿命亦复然
不久于自身 定得无疑惑
若于强健时 净惠心明了
乐求于正法 此为具智者
一切乐有尽 一切爱有离
一切命有终 未死当修学
死怖极险恶 唯法能救拔
是故常爱乐 得生安隐处
由乐正法故 得生于天中
若彼退灭时 则无于少苦
凡夫死将至 其心无少乐
朋友虽众多 一步无随者
若生前所作 临终悉现前
恐怖唯自知 眷属空围绕
又彼命将尽 于他起分别
痴执为我所 于死生大怖
境界如蛇螫 贪毒如闷绝
诸天不了知 为死所侵暴
又彼天中灭 或生于人中
应当谛思惟 生灭苦相逐
随逐于业风 受方便苦恼
世有彼正人 当降心免死
非父母亲属 及朋友仆从
是人命终时 惨然而独往
本性自欺诳 当死无俦侣
于眷属妻孥 一心空系念
又彼诸亲族 无一能救度
惶怖无所依 相视如闲者
愚夫无识知 今生枉虚过
后世转辛酸 各受其苦报
若于苦生怖 于死何不然
志求于正法 当得真常乐
诸天着乐故 暗钝不明了
一切悉无常 快乐何久住
幻法即迁流 实相常不动
诸天舍宫殿 由不依正法
若波心动乱 耽迷于五欲
不知命边际 当受其碜毒
或彼天中没 复生于余天
终当有堕时 若昼尽有夜
昼则同彼命 夜乃譬诸死
了知彼二相 于心善修作
欲境缚众生 长时不自在
即为彼死魔 不久而消伏
女人多谄惑 美语相承奉
愚人于死时 业报当自受
昔于胜园林 香风净池沼
纵逸多嬉游 快乐知何所
彼乐定变异 此身定当没
如何名丈夫 常为贪所使
或苦及快乐 长幼与衰老
若胜劣种族 为无常所伏
或端正丑陋 及有力无力
若亲与非亲 为无常所伏
或王者使命 及长者营从
若柔软刚强 为无常所伏
或贫乏富饶 及有德无德
若男若女等 为无常所伏
或客或主宰 及水陆所居
若住诸山峰 为无常所伏
或寝寐惺寤 及饮食宴处
若往若来者 为无常所伏
或空居地上 及中夏边夷
如轮锯不停 为无常所伏
或具智丰财 精勤并放逸
若病若轻安 为无常所伏
或暴恶仁慈 俭约与奢侈
若觉悟痴迷 为无常所伏
或地狱饿鬼 及傍生人趣
若懈怠勇猛 为无常所伏
若欲界诸天 及色界安住
由无力能故 为无常所伏
若无色天人 住三摩钵底
彼皆无力能 为无常所伏
若法从因生 彼定当散坏
未见诸所作 而能常住者
五欲诸过失 惠力能除断
若离彼贪爱 得出于有海
谓彼情非情 终归于磨灭
了世相如是 心当乐寂静
园林诸宝山 宫殿妙严饰
劫火洞烧然 诸天咸退没
愚痴心放逸 境界何穷极
爱索缚如哑 从彼而堕落
寿命与喜乐 于是而弃舍
盲瞑无所见 迷失于正道
又一切众生 命若浮沤起
为欲浪倾摇 壮色何能久
彼兜率天人 无常火所逼
油尽灭灯光 迅速亦如此
业果如其轮 十二支如辐
各为因所牵 生灭同旋转
弃天中妙乐 庄严胜境界
复受彼轮回 为灭所降伏
由灭所伏故 则增长苦本
循环三界中 无能免诸苦
又彼天堕落 余天则生喜
由是恚恼故 流转无休息
福尽力还坠 漂沦于有海
若乐若苦因 自受无差忒
由昔修善业 得生于诸天
着乐废净因 渐次而消尽
彼因不增长 其福岂能久
皆由于无常 一切都散失
诸有为色相 悉虚假无常
众生着妄心 不乐依正法
诸天耽欲乐 迅速如瀑流
寿命刹那间 愚痴而不悟
自作不善业 而招于老死
彼天不正知 常追求欲境
三界有何乐 一切皆无常
为痴之所盲 不能寻出要
譬如虚空中 降澍于洪雨
势速无暂停 快乐亦如是
如风飘尘沙 于空而暂住
惑业以成形 而不知所堕
众生无有常 快乐亦非久
愚人无正思 彼乐不可得
增长诸欲乐 则为流转因
若不善了知 当为彼破坏
谓彼苦与乐 相须而止住
犹如妙花鬘 而覆于毒虺
如毒和美馔 食已即当死
若著于欲乐 定沈彼恶趣
一切有为相 皆归生住灭
彼乐亦复然 意妄生其爱
由虚妄生贪 即刹那流转
快乐与寿命 不久而弃捐
若乐行诸善 初中后无懈
由意寂静故 当死无忧悔
形色必当尽 恩爱终别离
愚者无思虑 常着欲境界
老死如轮转 迅速难防护
众生无智眼 即为彼分裂
彼天堕落时 根识皆惛乱
眷属皆舍弃 彼苦无相似
受彼彼欲乐 贪着心无厌
于此命终时 受种种苦恼
若人作善业 定免于恶道
于后命临终 则无诸忧怖
乃至未迁谢 福报皆具足
自获彼大利 此第一安隐
诸天谓堕落 人间名夭丧
既知彼无常 何复造诸恶
譬若油炷尽 即知灯定灭
福业若消亡 退失天宫殿
如壁施彩绘 壁毁画宁存
乐坏福衰微 堕落无疑惑
诸天舍胜处 着乐故如此
一切诸有情 当悟无常法
生者死所吞 盛为衰所逼
四大忽增损 病恼何由免
若生有众多 灭亦无限量
灭已复还生 生已即衰老
于刹那顷刻 大怖即将至
迁流无暂停 人何无知觉
又一切众生 年少速变异
寿命倏无常 人何无知觉
由日日推迁 须臾即殒灭
为业所牵缠 人何无知觉
皆千俱胝天 自在而游戏
彼尚有堕落 人何无知觉
又六欲诸天 贪著于快乐
由此而灭谢 人何无知觉
快乐如梦幻 亦同彼泡沫
暂有即散坏 人何无知觉
又如彼阳焰 从妄想所起
愚夫处轮回 何不生厌患
是死最可怖 无方便免脱
若舍宅天宫 孰为久安处
快乐皆弃捐 无量苦逼切
亲眷悉分离 此说名为死
由痴覆正惠 趣彼大恐怖
极深广苦海 此说名为死
诸根皆昧劣 须臾命将断
弃舍善名闻 此说名为死
于受用境界 及称誉等事
由是皆散失 此说名为死
具决定真实 为众生所依
能坏众同分 此说名为死
若天龙夜叉 及诸鬼神等
时至皆归尽 此说名为死
如恶马奔驰 如炽火逼迫
一切无堪任 此说名为死
寿暖识俱舍 蕴处皆散坏
是法最平等 此说名为死
如是诸有情 迁流无暂息
当离放逸心 勤修于善业
如风及飞鸟 其性极捷利
彼众生寿命 迅速过于彼
风势有回转 禽去亦可还
众生命若终 空爱不复得
形色皆变坏 福业悉销镕
为彼焰摩王 强力之所摄
死苦极险恶 破坏诸众生
速疾不暂停 彼何无知觉
诸天多放逸 着乐痴所迷
不知大苦恼 决定自当受
谓有为诸法 体性无有常
恐怖即随生 展转当破坏
年少老所侵 命为死吞啖
由住破坏因 则生诸灾横
诸天放逸故 贪欲心狂乱
于如是诸恶 而不生忧怖
惠眼悉明见 未来诸苦果
智者善思惟 愚夫起颠倒
由意造诸恶 彼为自欺诳
福减命即终 如油尽灯灭
于上妙快乐 园林胜境界
受用不厌足 由是而堕落
寿命匪坚固 譬若彼浮泡
倏有即还无 愚夫亦如是
如风飘聚沫 暂时犹可停
彼天若福尽 瞬息不能住
若人着欲乐 则为贪所使
展转多希求 不知死将至
由纵彼贪爱 念念则增长
宁知彼寿命 渐渐而减少
少壮倏衰朽 犹如杖捶打
安乐病来侵 损害亦如此
是三种过恶 能坏天非天
凡夫痴所加 见已不惊怖
观自他亲属 如涎洟不断
由彼彼痴爱 互相而缠缚
若人贪种族 子孙相继嗣
彼如茧自缚 毕竟何所得
寿命难保护 死冤有大力
势速不暂停 刹那即相近
非天人修罗 鬼神诸异类
唯除佛世尊 余无力能伏
善了力无力 显示真实法
不造诸罪因 永离彼险道
不放逸品第六
若人乐放逸 此说非解脱
由彼痴所迷 去菩提即远
不乐放逸者 𧵋放逸如仇
诸天因此故 即堕于地狱
众生若放逸 则沈于生死
心若离彼过 自性本清净
不放逸最胜 如餐于甘露
若放逸痴迷 服毒即当死
又彼放逸者 如彼炽毒火
由是造作故 长时自烧煮
于一切世间 无为最寂静
是人不放逸 当得至彼所
若人生放逸 常造诸不善
彼为痴所蔽 云何得生天
放逸当殂坏 离此常安隐
鄙恶深可厌 是故当遐弃
若人不放逸 为世所崇重
常离于颠倒 此称为正人
云何着喜乐 起放逸过咎
心若不制止 为死魔所屈
喜乐如炽烟 放逸犹炎火
烧无量诸天 痴醉无知觉
若不断放逸 常作轮回人
为境界所迷 不能求解脱
放逸牵诸天 令堕于险难
是故智惠人 说放逸为毒
快乐如彼蜜 放逸即耽嗜
后感苦果时 自受其楚毒
放逸招危厄 智者皆了知
愚痴不厌患 譬彼牛无异
若乐行放逸 是人唯有苦
放逸非善因 少乐不可得
不放逸当得 寂静心死处
放逸无他能 唯招地狱苦
诸天着放逸 耽染无明惠
彼则同异趣 暗钝悉相似
彼天极放逸 乐种种变现
谓常处天宫 不知己堕落
又彼诸天人 知量而受乐
若淫纵过多 失坏唯自咎
于天中妙乐 贪着无暂舍
福业即随减 自知当退没
示放逸过患 诸天当永断
由爱着不舍 从忉利而堕
愚痴乐放逸 生种种过恶
于彼命终时 为欲火所逼
五欲如于地 放逸依之生
常耽染痴迷 不修其福业
欲为放逸因 暴恶极捷利
智者当制之 了彼皆如梦
梦非地狱因 五欲即为因
当离于五欲 勤修殊胜行
诸天于欲乐 随念皆获得
以智善开悟 则为不放逸
诸天处宫殿 为境界所惑
放逸无出离 沉沦于苦海
放逸极痴暗 以无明为本
为彼痴所覆 虽见若无目
又如腾炽焰 因火而发生
放逸生诸惑 由痴而得起
意若生放逸 即为彼所烧
如是愚痴人 当堕于地狱
诸天起放逸 恋著于天女
乐和合快乐 不觉乖离苦
彼天命欲终 则近大恐怖
快乐非坚牢 当此徒厌悔
合会当离散 着乐苦所坏
少者即衰朽 一切皆归尽
又彼诸有情 善恶业所缚
各各往诸趣 如彼俳优者
由业所牵故 随轮回流转
报尽即无常 有智无能免
放逸甚可恶 方便常远离
若能断彼过 则超三有海
如人坠深崖 彼命或少活
放逸若堕落 少乐不可得
由放逸过失 造无量恶业
于其昼夜中 而无有少善
世间出世间 所有诸快乐
为放逸破坏 是故当弃舍
放逸速破坏 离此即安隐
后得生诸天 为最胜天主
若人离放逸 则断流转因
是故当弃舍 常得离忧怖
若人求乐果 当除其苦因
若断彼放逸 则无诸苦难
又着放逸者 引生于睡眠
及恶作因缘 当堕于险岸
不放逸最胜 无令少生起
舍离常获安 乐着为彼缚
诸天放逸故 展转增痴醉
如禽无所知 常为地狱行
无量诸天人 为欲所桎梏
堕放逸海中 如鱼投罥网
又天中有情 耽欲无知觉
为放逸缠心 彼乐岂能久
意随放逸转 境界常现前
于乐无厌患 彼天常苦恼
诸天着欲行 皆由彼放逸
是法不坚牢 能坏于寿命
无量百千万 那由他诸天
为欲火所烧 由愚痴放逸
彼放逸过恶 能令诸有情
造彼不善因 后招其苦果
善真实观察 彼放逸自性
譬之于毒蚖 亦如利刀剑
放逸使诸天 一切皆随转
初视若亲朋 后觉如冤敌
天人阿修罗 及彼诸龙等
皆由放逸故 而生诸障难
为放逸所惑 不能修众善
是人失大利 求趣险恶道
若人常乐着 饮食与和合
造作傍生行 为放逸欺诳
又彼诸天人 远离众善业
展转恣痴迷 放逸何所得
诸天放逸故 福尽而堕落
为业风所吹 漂沦于恶趣
经无量百千 轮回生灭苦
无正念思惟 常生诸忧怖
诸天由彼痴 饮放逸浊水
后堕地狱中 猛火常围绕
若人于世间 常乐不放逸
勤修诸福业 定得生天中
人身极难得 得已生放逸
放逸极黑暗 当招地狱苦
若人乐放逸 复不生怜愍
于彼命终时 受极苦热恼
非世火所烧 及刀剑所断
是放逸炽火 从五根发起
乐坏即为苦 亲属亦如冤
皆由放逸生 是故当弃舍
放逸与痴爱 令贪转增长
是三种可畏 能坏众生善
无智舍正法 乐作于放逸
为焰摩使者 临终所驱逼
放逸极险恶 智者常守护
彼于命终时 安隐无诸怖
放逸第一苦 不放逸最乐
若求彼乐者 不应行放逸
于彼处界等 起放逸过患
损坏诸善根 则生诸障碍
又彼放逸者 乐著于形色
由增上无知 即趣于险难
若常作放逸 定堕于恶道
愚夫不觉知 彼死掌中住
诸天福尽故 皆由生放逸
为彼所损害 堕落无能救
唯有一善法 具足诸功德
忍辱常相应 怜愍于含识
由此善根力 临终离诸怖
是故舍放逸 专注勤修作
常远离愚痴 善护于明惠
若达此二法 放逸自除断
此丈夫法财 决定当修习
由具彼财故 则乐不放逸
放逸名为缚 不放逸即解
如是二种相 以方便拣择
若乐放逸者 当起善思惟
于后命终时 则知其业果
又复舍家人 常生于止足
精进修诸善 得近寂灭乐
离世俗攀缘 唯务于真谛
不为诸魔事 少分而动乱
若人意寂静 常离诸希求
胜智则发生 于彼何有苦
以正惠观察 过现诸恐怖
当脱彼未来 无量烦恼缚
若乐不放逸 常不值诸难
由智离垢染 当证真常处
此放逸能坏 诸天妙五欲
何况彼愚夫 耽着无知觉
若乐行放逸 彼人则近死
能离彼过失 善任持惠命
放逸不放逸 二种如是说
近之为苦本 舍之则远死
诸天及世人 常著于欲乐
犹如彼飞禽 二种无有异
不达彼正法 不知解脱因
如是天及人 故与彼相似
若弃舍放逸 常乐于胜行
如是诸有情 此为真智者
诸天乐游戏 常作于放逸
虽受天福报 与彼禽同类
诸业有差别 受生则有异
唯善法可依 决定无少堕
若不悟轮回 一切皆归尽
彼天极愚痴 颠倒唯自损
若天依正法 住无垢境界
不作放逸行 为世所恭敬
谓彼苦与乐 皆从因缘起
彼天善觉了 不造非义利
于亲眷朋友 互相而系属
不厌怖轮回 何曾求出离
饮酒生放逸 智者当了知
饮已即消散 放逸难可坏
放逸发狂乱 驰骋于五趣
是故方便说 为患逾惛醉
若人行放逸 受罪俱胝劫
饮者日当醒 放逸长时醉
远离放逸者 则无彼堕落
若为彼所牵 常沈于诸有
若乐饶益者 当舍诸放逸
为最上烦恼 是诸佛所说
为放逸所牵 令心则轻动
诸天由是故 懈怠无修断
若不远放逸 恶惠深可怖
定堕于险难 后受彼热恼
从天中堕落 则受诸艰苦
当知彼放逸 少不可亲近
若常乐放逸 彼无快乐分
当知彼放逸 第一苦根本
无数诸天人 皆因放逸故
堕于地狱中 百千俱胝劫
放逸第一冤 不放逸如友
是故当亲近 常为作饶益
诸法集要经卷第二